首页 > 研学资讯

“相逢”在巍巍韶山间|“我的韶山行”系列报道②

发布时间 2024-04-28 08:43:14

4月24日,中国教育报融媒体报道组跟随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2000余名师生,乘坐5个小时的大巴,来到毛主席的故乡——韶山。

去年,湖南启动“我的韶山行”湖南省中小学生红色研学,活动开展一年间,有近10万名学生奔赴韶山。

“我的韶山行”有着怎样的魅力?学生在红色研学中会有哪些收获又会有哪些精彩的故事?

“韶山,我们来啦!”

从在学校操场的整装待发,到绿水青山间的长途旅行;

从韶山学校操场的启动仪式,到毛泽东广场上的庄严肃穆。

跨越300公里,辰溪县的师生们,正式开始了“我的韶山行”红色研学之旅。

01

歌声中,奔赴伟人故里

上午8点半,辰溪县第一中学参加研学的600名师生,在操场集合。学校的出征仪式,正在举行。

“升国旗!奏唱国歌!”

迎着朝阳,在场师生向国旗行注目礼,高唱《义勇军进行曲》。

图片

“出发!”师生们整齐列队,有秩序地登上大巴车。

40辆研学大巴车上,师生们比赛背诵毛泽东诗词,讲述红色故事,开展知识竞答。

“‘喜看稻菽千重浪’的下一句是什么?”

“新中国成立后,毛主席回过几次韶山?”

“党的二十大做出的‘两步走’战略安排,具体指什么?”

学生们积极举手,大声作答。答对者收获掌声,答错的表演节目。

辰溪一中高一(5)班随行教师笑着对记者说:“从来没见过孩子们这个样子,我一直以为他们很腼腆。”

“我们都是追梦人,千山万水奔向天地跑道……”在教师的提议下,高一(5)班学生齐唱这首自己选择的班歌。

临近韶山,高速路两旁开始出现毛主席的大幅照片,“毛主席故里——韶山”的指示路牌渐次闪现。

车厢内,学生们的情绪开始激动起来。

随车导游适时播放红色歌曲,《歌唱祖国》《唱支山歌给党听》《闪闪的红星》……

每首耳熟能详的歌曲,都带动学生们大合唱,五星红旗在每个人手中挥舞。

在韶山,有一幅被称为“听得见笑声”的照片——那是1959年,重回家乡的毛泽东与韶山学校师生的合影。

半个多世纪过去了,“我的韶山行”把一批批研学学生带到了这里,他们在这里大声放歌,仿佛要把最好的歌声献给毛主席听。

02

鲜花间,传承红色基因

驶出高速,40辆研学大巴车组成的车队进入韶山市区,盛开的红色杜鹃花映入记者眼帘。

图片

下午4点,记者跟随研学学生来到毛泽东广场。2000名学生整齐集结,高唱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》。

广场上,毛泽东同志铜像巍然屹立。望着毛主席亲切的面容,回想起民族解放的峥嵘,辰溪一中高一(5)班学生葛子航唱得格外有劲:“这首歌的力量感一下子全出来了。”

图片

“青年怀壮志,立功正当时。请党放心,强国有我!”面向毛泽东同志铜像,2000名学生举起右拳,齐声宣誓,声浪直冲云霄。

广场两边,聚集着八方游客。很多游客举起手机,记录下眼前的景象。

图片

“教育年轻人不忘来时路,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,这样的研学活动很有意义。”来自陕西的张先生特意找到教师询问,当了解到这是湖南省在组织全省中小学生开展“我的韶山行”研学活动,竖起大拇指由衷地感叹。

当20名学生代表表情肃穆,拾级而上,向毛泽东同志铜像敬献花篮时,《东方红》的旋律响彻毛泽东广场。

“东方红,太阳升,中国出了个毛泽东……”很多师生自发跟唱。歌声中,饱含对毛主席的敬仰和怀念。

悠远深情的《献花曲》响起,2000余名师生人人手持黄色菊花,缓步登上台阶,向毛泽东同志铜像献花。

图片

辰溪一中高一(5)班学生米家超缓步前行,鞠躬行礼,绕铜像一周,2000名少年共同发出的“请党放心,强国有我”的声浪,还一层层地激荡在心中。他轻轻地将花放在了铜像前。

“来到韶山,我们就是为了寻找伟人的力量。”

站在毛泽东同志故居前的油菜花田前,辰溪一中高一(3)班学生林紫涵说,“总有花开正好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,正年轻的我们,要把毛主席的精神传承好,走好自己这一代的长征路。”

03

“相逢”时,立下报国之志

在毛泽东同志故居参观,在毛泽东广场漫步,在思政大课堂上听讲……

辰溪一中的学生们,时时感到自己与少年毛泽东有着跨越时空的相逢。

随队的研学安全员李蓉对记者说:

从故居出发往西走,是通往毛泽东外婆家的路,风景旖旎,也是毛泽东童年到少年时期走得最多的一条路。17岁时,少年毛泽东“立志出乡关”时,也是通过这条小路离开的韶山。

100多年过去了,望着伟人走过的道路,林紫涵很有感触,在相似的年纪里,毛泽东走出了韶山,探索救国救民之路,而她和同学们则是走进韶山,筑牢投身强国之念,似乎与伟人完成了一场相遇。

图片

穿行在毛泽东同志故居的堂前屋后,在农村长大的高一(5)班学生李文杰感到无比亲切。

“堂屋、卧室、灶屋,屋子的布局还有很多老物件,我都特别熟悉,感觉自己也在这里生活过一样。”

李文杰若有所思,“毛主席少年时成长的环境很闭塞,但他却胸怀探索真理的坚定信念,我很受触动。”

相遇,同样发生在以“恰是风华正茂”为主题的“我的韶山行”思政大课上。

图片

“营造学生和青少年时期毛泽东的相遇感,给他们以人生启迪、筑牢信念,是我们这堂课的重要设计。”韶山市思政教育实践中心副主任、主讲教师邹佳文对记者说。

课堂上,听到毛主席少年时最爱读《精忠传》《水浒传》《隋唐演义》《三国演义》《西游记》,并说“我也许深受这些书的影响”时,高一(3)班学生易奥林感到,自己和少年毛泽东的心灵,在这一刻好像相遇了。

当邹佳文提问“为什么毛主席说自己受这些书的影响?”时,易奥林第一个举手:“这几本书我也很爱读,一直为书里的家国情怀、斗争精神而感动。我想,少年时代的毛主席也是同样的感受。”

“青年当立志,为国作栋梁。”易奥林的感悟,铿锵有力。